发育生物系 | |||
一 、师资队伍情况 (一)、人员组成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12人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3人,讲师4人,全部具有博士学位。目前系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鲍宝龙和范纯新担任。 (二)人才计划资助 1.上海市“浦江学者”:鲍宝龙、李名友 2.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:李名友
二、主要研究团队 1. 鱼类生长和品质的发育基础:比目鱼类变态和进化、鲤科鱼类肌间刺发育、鱼类侧线发育、硬骨鱼类隐蔽伪装色形成、鱼类肌肉生长、鱼类耐受河鲀毒素的适应进化等方面的研究 2. 鱼类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: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、鱼类生殖细胞发育机制、鱼类性腺发育和再生等方面的研究
三、教学和科研工作 (一)教学成果 1. 鱼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,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龚小玲(第2) 、鲍宝龙(第3) 2. 《鱼类学》CAI课件,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,龚小玲(第1)、鲍宝龙(第2) 3. 人工智能鱼为抓手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,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鲍宝龙(第7) 4. “鱼类学”上海市一流课程,国家一流课程评审阶段龚小玲(第1)、鲍宝龙(第3) (二)科研成果 近五年获得科研项目44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;近五年发表论文 89 篇,专著 2部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个。 1. 2004年,“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优异种质评价与筛选”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,鲍宝龙(第5) 2. 2010年,“CC趋化因子在斑点叉尾鮰抗菌感染中免疫响应模式的研究”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,鲍宝龙(第1) 3. 2012年,“鲆鲽鱼类环境适应性的研究” 项目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,鲍宝龙(第3) 4. 2012年,“鱼类电感觉与机械感受系统的发生、发育和进化的研究” 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,范纯新(第4) 5. 2015年,“乐清湾滩涂贝类(三个品种)的分子标记”获乐清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鲍宝龙(第3) 6.2017年,人工智能鱼为抓手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,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鲍宝龙(第7) 7.2018年,牙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建立与应用,201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,鲍宝龙(第3)。 |
|||